男生看了都想学的舞蹈,春节火爆出圈,潮汕英歌舞到底有何魅力?

槌声阵阵,喊声惊天,再配之以慷慨豪迈、敏捷迅速的身形以及神秘多彩的服饰,潮汕英歌舞很难不令人欢呼喝彩,拍手叫好,甚至一度被人赞誉为“中华战舞”。近日新春已至,潮汕英歌舞再度火爆出圈,成为了人们瞩目的焦点,来自于历史深处的魅力舞蹈为中华大地增添了更加浓厚的年味。

一、

源于何处?

英歌舞是一种群众性舞蹈,目前主要流行于中国东南沿海一带,以广东省潮汕地区为中心,潮阳、普宁为最盛。虽说近几年英歌舞的热度直线攀升,但英歌舞的起源因文献资料太少,目前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经过研究基本可以确定在英歌舞的发展过程中,几个重要因素是值得关注的。

英歌舞的起源,首先可以追溯到中国古老的傩舞,傩舞是中国先民发明出的一种驱鬼祈福的仪式性舞蹈,远在周代就有相关记载。持这种起源观点的人认为,如今英歌舞多在岁时举行,并且在举行时动作夸张,常常发出尖锐叫声,这与傩舞驱鬼逐疫的目的相符合,其次,当今英歌舞也有许多小细节也与驱鬼逐疫的目的相符,如英歌舞后棚队伍中的伯公、伯母与傩舞中的傩公、傩母就有着惊人的相似,这说明英歌舞的起源的确吸收了部分傩舞元素。

现存的傩舞形式

但要说英歌舞直接起源于傩舞,确实过于牵强,人们推算英歌舞的历史大概只有三四百年的光景,也就是说大概起源明清时期。在这么长的演化历史中,又有人认为英歌舞与民众的田时劳动有关,在明末清初潮州知府吴颖的《潮州风俗考》中有着这样的记载:“

潮州农者,春时数十辈,插秧田中,命一人捶鼓,每鼓一巡,群歌竟作,连日不绝,名曰秧歌 ”。“秧”的潮州话读音与“英”字颇相近,由于在民间辗转流传,因而久而久之,便可能化成“英歌”。再看吴颖记载中的舞蹈形式,一人锤鼓,然后大家一起唱歌,确实具有英歌舞的雏形,但记载自此戛然而止,留给了世人无限的遐想。

英歌舞中的鼓

最后,英歌舞的一个重要起源因素便是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如今的英歌舞扮演者多为三十六人、七十二人,多者达一百零八人,这与《水浒传》中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和一百零八将相对应,并且英歌舞扮演者也多取材于《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如常常走在队伍前列,手拿黑蛇者即是一百零八将中的时迁,此外,队伍中较著名者还有李逵、武松、鲁智深等等。而英歌舞所表演的内容背景亦是《水浒传》中的著名章节,即第六十六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大名府”的故事,传说在故事中,众英雄好汉为劫法场,遂化身为玩蛇的,踩高跷等等,后人便将此编成了英歌舞,而时迁也在此次行动中有着出色表演,故而能在英歌舞中走在最前列。从英歌舞中的水浒因素即可看出,英歌舞的起源应当就是明清之际。

单看以上哪个因素,似乎都无法单独构成当代的英歌舞,但通过当代人的历史解读,英歌舞的起源应当与潮汕地区原有的一种官方或民间的舞蹈形式有关,这种舞蹈形式也有可能在长期的发展中吸收了傩舞或是田间劳动的因素,直至《水浒传》问世之后,水浒的因素亦被吸纳其中,于是便有了如今的英歌舞。历史的合力或者消解力保留了一部分因素,而湮灭了一部分因素,但幸好我们是“后人乘凉”的那一部分人。

二、 舞动之美

潮汕英歌舞的舞蹈形制之美,是令人啧啧称奇的关键部分。早在1923年,潮汕英歌舞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胡朴安在其编写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记载道:“其戏以三十六壮年男子,饰梁山泊英雄,半执两棒,棒长盈尺;半执小鼓,鼓大如碗。举步亦趋亦跳,进退不紊,棒声鼓声,劈劈咚咚,殊可哂也。继莺歌之后,又有所谓《后棚》、《白鸟记》二剧,《后棚》则以若干辈作戏装,沿途演唱,如《桃花过渡》、《拖车子》、《闹花灯》等 ”,这段记载与如今的英歌舞形制基本一致,但却不够细致。

潮汕英歌舞的扮演情况前面已经做了基本介绍,即扮演者会扮成水浒中的英雄好汉,并以《水浒传》中的第六十六回为故事背景开展表演。在表演时,每个扮演者都会在脸上画上脸谱,除了水浒的英雄脸谱之外,又会有部分人画上鬼怪脸谱。此外,演员还要穿上特定的服饰,手拿两棒,有的人物腰间还会悬挂小鼓。表演时,整体的队伍分为前棚与后棚,前棚即是我们经常在视频中所看见的队伍,他们会随着鼓声的不同而转换舞姿、队列和步法,组成不同的图案,借此表达不同的情绪。我们常常在视频中看见的一般都是扮演者排列成几队前进,但其实英歌舞的阵法很对,如“双龙出海”就是排成两队行进,此外还有“四海升平”“双十”“引阳八卦图”等阵列。

英歌舞的队列

走在队伍最前列的,一般是一身黑衣,手拿长蛇的时迁,值得注意的是,时迁在一百零八将中的地位排倒数,但在英歌舞中他却可以稳居最前,甚至排在李逵武松等著名英雄前面,这又是为什么呢?有几种说法是,时迁本人善于轻功,在小说中起着探子作用,让他在队伍前面起着开道打探的意思,也可能是因为他在水浒传第六十六回中表现不俗,而他的表现也与他的探子身份有关。至于为什么手中要拿着蛇,一种说法即是这是潮汕地区先民的图腾崇拜,蛇也可能象征着龙等等。时迁之后,依次还有“头槌”“二槌”作为领舞者,“头槌”“二槌”多为红面红须,扮演者多为秦明或者关胜,或是黑面黑须,扮演者多是黑旋风李逵。部分地区的英歌舞还会有“三槌”“四槌”的角色,多是鲁智深和武松。

英歌舞中的时迁

“后棚”队伍则主要是表演不同的小品、戏曲和武术,如前面提到过的伯公、伯母二人,此二人一般以大头娃娃的形象见人,手拿蒲扇,可在队伍间自由活动,起着逗笑观众的作用。后棚的表演内容去取材于民间,贴近百姓生活,如《扶梨下地》就是表演一个农民家扶犁下地劳作的场景。但因为后棚的内容杂乱,多而不精,人们更喜欢看的是前棚的表演,因此许多英歌舞正在抛弃后棚,只要前棚,这说明英歌舞的表演也在面临着转型的时刻。

英歌舞后棚中的花灯

队伍行进时,一般是前棚在前面开道,因为前棚的动作大开大放,行人皆会避让,因此就会为后棚的演出争取到了空间。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其他活动实际上也会邀请英歌舞前棚表演,好为后面的队列开到。遇到宽阔场所时,前棚的表演者就会舞成一个大圆圈,后棚的表演人员就会在圈内演出。若按照舞蹈节奏的板式划分,英歌舞又可划分为慢板英歌、中版英歌与快版英歌,但无论那种英歌,英歌舞一旦舞动起来,就具有豪迈慷慨、势不可挡的气魄,大开大放的舞姿既赋予了英歌舞刚劲雄浑的力量,又营造出了热烈奔放的氛围,令人身处其中不由激动地全身颤栗。

英歌舞在最初时,只有男性扮演者,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英歌舞又发展出了女性英歌舞,在汲取了男性英歌舞的基本步法和动作的基础上,表现的更加轻盈活泼,飒爽多姿,因此有了刚柔并济的说法,被誉为“红色娘子军”。

女子英歌舞

三、 应有之义

潮汕地区一直很注重对于英歌舞的继承与保护,这一方面固然是与他们那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息息相关,不仅仅只有英歌舞,福建地区的游神祭祖等活动近几年也频频出圈,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英歌舞极具雄性阳刚气息,这自然会吸引不少的年轻人参与其中,从近几年爆火的英歌舞短视频中即可发现,有不少的扮演者实际上就是年轻人,甚至总角儿童都不约而同地学习起了英歌舞,可见英歌舞对当地人民的吸引力。

少年英歌舞

远在英歌舞火爆出圈之前,潮汕地区民间就有着大量的英歌舞组织,甚至还出现了相应的歌舞教材等等,在2006年,英歌舞也顺利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如今英歌舞的火爆出圈只不过是这么多年英歌舞继承过程中的一个小小质变而已,而不应该仅仅把它的爆火归结为流量时代的福利。从前的英歌舞只局限于潮汕一隅之地,但现在几乎全国人民都可以感受到了来自于历史的舞动,这应当是在网络时代继承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吧。

文史君说:

年味是近几年频频谈起的词汇,那年味究竟是什么味道呢?就潮汕英歌舞而言,它从历史中走来,在岁末时分承载着特定的文化符号与群体记忆,同时它又是一种娱乐人民的文化形式,于潮汕地区的人民来说,潮汕英歌舞既是记忆复现,又是娱乐活动,历史复现于当代,带给人们快乐,或许这就是年味的诠释之一。这样的年味,请再厚一些。

参考文献:

隗芾,际云编著:《潮阳英歌舞》,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何群:《20世纪舞蹈文献阅读鉴赏》,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22年

(作者:浩然文史·景苏)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 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非遗舞蹈|广安华蓥山云童舞

云童舞

已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云童舞在四川华蓥山区的民俗舞蹈

已流传1200多年

它是由两个男童捧着香盘、宝灯

左右飘舞,有节有序,有板有眼

随佛教信徒组织的架香一道

边走边舞

去华蓥山宝鼎朝山拜佛

1

云童舞起源

华蓥山,佛教历史悠久,庙宇林立,尤以宝鼎为最。据《华银山志》述;"山脉绵延,莫不有寺,而皆以此为主,非敢侈亢。"从唐至清,造庙建寺三十余处。悠久我彩的佛教活动产生了灿烂的佛教文化,云童舞,便是华蓥山佛教文化中一支古朴、绚丽的奇葩。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解放前,每年六月初一至十九日这段时间,重庆、合川、江北、遂宁、岳池、武胜、邻水、渠县等沿山一带的平民百姓、达官贵人,成千上万的带着祭品、敲锣打鼓,跋涉风下里、几百里到华蓥山宝鼎来,朝山拜佛,祭奠神灵,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云童舞,便是这个队伍的开道仪式。

2

云童舞形式

“云童”是“跳云童”活动中朝拜队伍之开道者,“跳云童”即为朝看拜佛之开道仪式。据记载,广安古谓賨国,渠江流域称宕渠,上古时宕渠境内黄帝的子孙广安土著人。

旧社会的“云童”小者十来岁,大者数十岁,还有以此为业者。老“云童”们还带徒弟,世代相传。解放前朝香拜佛时作开道队伍的“跳云童”,其服饰是,每个云童头戴云勒,身披彩褂,腰围短裙,下穿彩裤,打赤足,道具是:文童端云盘,武童打灯笼(内燃蜡烛),另有云牌数块,音乐为击乐,使用小鼓、小锣、小铰和包锣。

表演时,分文童、武童。表演者(至少四人,多则不限)头戴云勒,腰围转裙,身着镶边裤褂,露臂赤足,排成两路纵队,文童端香盘,武童擎灯笼,伴着马锣小鼓等打击乐器"波状"声,呈"之"字形,沿山路表演前进。主要有"黄龙缠腰"、"莲花铺地"、"鲤鱼上滩"、"苏秦背剑"、"编篾笆篑"等二十几个动作。

3

云童舞历史

《云童舞》,基本元素出于最早居住于广安的先民——濮人。他们依水而居,过着渔猎、农耕的原始生活。公元前11世纪,巴人西迁川东,征服了濮人,建立了最终以江州(重庆)为都城的巴国。随后,生性剽悍、勇敢善战的濮人,则以板楯蛮的姿态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汉高祖刘邦征战三秦,板楯蛮戴面具,“以歌舞凌人”被谓之曰巴渝舞。随着历史的进程,以老子李聃为首的道教文化盛行,板楯蛮顺应历史潮流在奉行道教文化的同时,仍保留着自己民族的独特祭祀方式。接着佛教传入中国,唐太宗崇尚佛教文化,宕渠濮人----板楯蛮后裔崇尚的河神文化也逐渐向佛教文化和山神文化转型,待明代中叶,以宕渠濮人为基本元素的《云童舞》基本形成,而淳美、古朴、气势磅礴、喜庆乐观的风格,仍深深植根于《云童舞》的内涵中。

300多年前,广安华蓥山区一带寺庙林立,道、佛教文化交相辉映,朝拜神佛钟馨震天,香火不断,朝拜的人们络绎不绝。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到十九都要举办庙会。沿华蓥山一带的场镇农村,每逢庙会期间,都有会首组织善男信女到华蓥山众多的寺庙去朝香拜佛、“跳云童”,他们逢庙拜庙、逢寺拜寺,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好年景。

END

图/网络

文/乐文

排版/乐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

相关问答

大鼓小鼓舞蹈串词?

关于这个问题,大鼓声嘹亮,小鼓声嘀嗒响,舞蹈翩翩起,串词妙不可言。我听见大鼓声,心中燃起热情,小鼓声响起来,脚步跟随律动。舞蹈如流水,扭动身体轻盈飘...

什么是最具代表性的鼓舞舞蹈?

主要表现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欢快情绪。手鼓的鼓点以切分节奏为特征,头部左右摆动是该舞蹈的主要特点。鼓点与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内容大多表现劳动、生活中的欢...

响板的响板演奏?

响板通常以木材制成,呈贝壳状,无一定音高,是利用两片响板互相撞击而发音,一般都用右手演奏。使用一对响板时,左、右手各执其一。它和三角铁和小鼓一样,适宜...

画面又跳又唱怎么夸?

话说画面又跳又唱可以用以下的方式夸,例如:小鼓敲起,音乐唱起,小明的姐姐开始舞蹈了,她出尘如仙,傲世而立,恍若仙子下凡,令人不敢逼视,一袭紫衣临风而...话...

东北秧歌是一种广场艺术,那么主要的伴奏乐器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阿良!谈起东北秧歌让我想起一位艺术家!赵本山老师!有大鼓!有锣!有钵等乐器!很有节奏感!本人家里在新乡面也有庙!每年也有庙会!名字叫比干庙!...大家好...

关于舞蹈的句子?

1.舞蹈是你的脉搏,是你的心跳,是你的呼吸,是你生命的节奏。也是对时间、动作、幸福、喜悦、伤心和羡慕的表达。2.舞蹈是藏在灵魂里的语言,跳舞就像是用脚步...

为什么有人觉得日本人跳舞手势很多?

这个不知道您指的哪方面?如果是古典舞蹈的话,如歌舞伎,能等和我们的京剧什么的差不多,每一个动作都是有定式有讲究的;如果是传统舞蹈如盂兰盆舞,阿波踊等是...歌...

孩子音乐启蒙,选什么乐器最好?

幼儿要如何开启他们的音乐启蒙呢?相信这是很多妈妈们关心的话题,从事幼儿音乐教育师资培训多年的我,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多年的经验,给大家参考,关于幼...2...

民族民间舞有那些?

一、踏歌中国古代的群众歌舞形式。多于节日集会时众人手拉手以脚踏地、边歌边舞。有的地方,一直流传至今。二、秧歌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主要在中国北方...

描写女生跳舞的精彩片段动词?

下翻飞雀跃,飘忽着勾勒出流畅灵动的线条。轻歌漫舞,翩翩起舞,载歌载舞,群魔乱舞,歌舞升平,能歌善舞,歌台舞榭,亭台楼阁,吹弹歌舞,歌莺舞燕,莺歌燕舞,舞姿优美...

 l50  董哲